昨天,宁波市第一医院宣布将于近期采取一系列门诊改革措施,包括试行取消大内科普通门诊,专科、专家、专病门诊限号,严格限制外配处方,推荐首诊、配药到社区医院等。
内科普通门诊如果取消了,患者看病还方便吗?专家门诊限号,会不会加重看病难?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医院管理者、医生和患者,听听他们怎么说。
举措
试行取消大内科普通门诊
专家专科号每半天门诊量不超50人
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大医院看病,挂号后排队一两个小时,等轮到自己就和医生说上几句话;去做个超声、影像检查还要排上几小时的队,做磁共振可能要约到数天后。
昨天,市第一医院宣布,为保障患者在专科的诊治时间和质量,将在下周推出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试行取消大内科普通门诊,逐步增加全科门诊和专科门诊,但保留大外科普通门诊。
其次,严格控制门诊量,针对专家、专科、专病门诊,根据疾病特点进行门诊量限号,每半天门诊量不超过50号。
此外,医院的举措还包括严格控制门诊慢病药物使用,每人次门诊慢病用药不超7天量;严格限制外配处方,努力引导慢病患者到基层配药。
据了解,市第一医院的专家、专科、专病门诊号源全部采用开放预约制,也就是说,今后如果患者看专家或专科门诊,首推预约挂号,只有当日的专家门诊号通过预约途径还没有约满,才会开放给到医院现场挂号的患者。
市第一医院的系列措施,关键在于引导患者首诊,以及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常规检查、配药到基层卫生机构去。
“大医院门诊患者多,并不是因为疑难杂症多,而是很多原本可以在基层就诊的患者扎堆到大医院来了。”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姜建帅,是肝胆胰外科的专家。他告诉记者,他的专家门诊,每次能遇到一半左右的患者是做复查的,比如复查个肝功能,超声查一下胆囊息肉有没有继续长大等。据医院统计,在内科的各专家门诊,不需要看病,只是单纯要求配药的患者,就有10%左右。
之前,为了引导慢性病患者到基层看病,对于慢性病开药量和医保报销比例,都是明显向基层倾斜,但还是有不少患者宁愿多跑路,人再挤,也要到大医院去开药。此次,市第一医院向慢性病配药再下“紧箍咒”。
市第一医院宣布,慢性病用药优先推荐基层配药,要求医生在病历中建议基层医院配药。为引导慢性病患者到基层配药,将减少每人次门诊慢性病用药。市第一医院每人次门诊慢性病用药不超7天量。
过去到医院看病,常常遇到医院没有的药,患者需要拿着处方到外面的药店去配的情况。虽然医保政策允许外配,并纳入监控管理,但患者的不理解和投诉一直存在。为此,市第一医院也将严格限制外配处方使用,包括医保及自费外配处方。
鼓励社区医院转诊
每个门诊留10个号在社区医生处预约
为了方便患者看病,市第一医院在宣布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还将推出一系列配套举措。
门诊号推荐预约了,预约的途径够丰富吗?姜建帅介绍,医院门诊号的预约途径多了,而且最早的可以提前半个月预约。
目前提前7天预约的途径有:宁波市卫计委的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健康宁波”、“医院通”APP。提前14天预约的途径有:宁波市第一医院官方微信及官方网站、“移动医院”APP(宁波市第一医院开发)、81890000市民服务热线、院内自助服务机、门诊医生预约、社区医生预约。
为鼓励患者到社区首诊,每个专科、专家门诊都预留10个号给社区转诊用,患者可在社区医生处预约。
严格限制了医院外配药物后,患者在医院配药还方便吗?据介绍,市第一医院将确保配齐宁波市卫计委确定的153种基层医联体配备的慢性病药物,及各专科的必备药物。
取消大内科普通门诊,增加全科门诊,医院的全科门诊医生有那么多吗?姜建帅介绍,一方面医院将鼓励内科医生转全科医生,同时将继续和基层医疗机构合作,推荐更多优秀基层全科医生到市第一医院坐诊。
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励丽介绍,从前年开始,市第一医院已经为取消内科普通门诊做准备,目前已经从基层社区医院选拔了8位优秀全科医生到医院坐诊。这些医生有的是市第一医院慢病精品培训班的优秀学员,有的是市第一医院专家带的年轻医生,跟着专家在市第一医院临床学习半年左右。这些医生经过培训后,平时在社区上班,每周抽一天时间到市第一医院全科门诊坐诊。
“三甲医院的患者多,基层全科医生到上级医院坐诊,能得到锻炼和学习,成长得更快。”励丽说,现在都是大医院专家下沉到基层医院多,他们尝试把基层医院医生引上来,这样还能起到引导患者回基层医院看病的作用。因为如果有社区的慢性病患者在三甲医院看到有身边社区医院的医生坐诊,能增加对医生的信任感,引导患者今后直接到基层医院去找全科医生看病。对三甲医院来说,解决了全科医生人手一时短缺的问题;对基层医院来说,也锻炼了医生。
其实市第一医院推出这一系列举措,也是经过再三考量和准备的。在过去的三年里,医院开设的基层全科医生能力提升精品班受训人员已经涵盖全市15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400名医生。随着“双下沉、两提升”的深入,医院还把更多的资源释放出去,市第一医院目前有140名专家到30多家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固定坐诊,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到这些大医院医生处看病。医院的心电、超声都已经实现远程诊断,基层在发现疑难病症时,可以传输检查信息到市第一医院的会诊平台上,心电、超声专家立即诊断发回报告。糖尿病专科联盟、胸痛专科联盟、脑卒中防治中心的建立,推进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基层规范诊治。
另一方面,在三医联动的政策下,基层就诊的医保报销比例明显高于三甲医院,家庭医生签约年度还可以免挂号诊疗费,三甲医院与基层医联体医院慢性病药物配备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