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快讯ok1122-诸侯快讯ok1133

智慧医疗或将成分级诊疗推动器

2017-11-21   智医疗

“在智慧医疗的推动下,我国分级诊疗将加速推进,大健康产业也将迈开更大的步伐。”19日,正在举行的第十九届高交会上,在向客户和观众介绍展台内的大健康“云、管、端”一体化产品和服务体系的时候,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炎林充满信心地说。

    大数据技术与大健康行业的深度融合,是今年高交会上的亮点之一。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医疗和科技企业纷纷搭建智能化的医疗设备系统和平台,人们在家里可以借助智慧终端上传个人健康数据,医生可以远程提供建议和进行健康管理,老年病、慢性病、感冒发烧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去社康诊疗,小病不用去医院,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省了医疗资源,智慧医疗正成为我国分级诊疗的推动器。

    现场:躺着就能享实时健康监护

在深圳会展中心的2号展馆,深圳市苏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区内的一张床位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不需要戴上各种医疗设备,只需要往床上一躺,心率、血压、睡眠等健康监护数据实时可见。

该公司总经理王峰说,这套生命体征监护产品是一套远程临床跟踪系统,主要应用于智慧养老、远程诊断、慢病管理等领域,通过医疗级别的体征监护,在云系统上与养老机构和医院等进行合作,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满足养老、医疗和健康管理的需求。

在今年高交会上,像这样的健康管理云系统或者云平台并不少见,像倍泰健康的远程医疗及基层医疗的信息化平台,易特科(前海安测)的区域慢病管理平台和体检&健康管理综合平台,推想科技的人工智能精准医疗平台等,都集中亮相。不仅如此,还有参展商将大数据技术与大健康产品及增值服务相结合,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倍泰健康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用户多场景监测,建立了基层医疗应用场景的“云管端”产品和服务体系。在他们的医联体、基层医疗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中,通过专业设备利用健康云中心,把社康中心、本地医院互联互通,实现分级诊疗,缩短就诊时间;在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中,通过专业设备利用健康云中心,它能随时检测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健康等。

趋势:智慧医疗构建产业生态圈

倍泰健康已经是第四次参加高交会,让方炎林感觉欣慰的是“企业做智慧医疗已经不再孤单”。他说,现在加入智慧医疗阵营的机构和公司越来越多,在健康管理云平台上,智慧医疗正在构建一个产业生态圈,从线上到线下正在形成一个健康管理的闭环。

事实上,从过去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到健康管理平台,智慧医疗也正朝着构建产业生态圈这个方向发展。11月18日,在高交会现场,易特科集团(前海安测)就与军事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健康160、华源药业等单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研究机构、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药品企业等单位进行合作,构建智慧医疗产业生态圈。

从高交会上可以看到,随着终端产品和应用系统的逐渐成熟完善,智慧医疗的应用范围将逐渐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从应用领域看,智慧医疗首先带动了从医疗向外辐射的医疗产业链,如健康体检为主的预防性健康管理,以老年群体养老养护为主的医养结合、居家社区慢病康复管理等,将医疗健康服务的理念从认知提升到实践,促进了医疗保健体系建立。

“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首先要推动‘基层下沉’,即引导病人到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方炎林说,企业与政府、医疗机构合作,搭建智能化的医疗设备系统和平台,不仅行业可以实现良性发展,还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医生可以远程提供建议,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和实现自我健康管理,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省了医疗资源,能够真正推动分级诊疗秩序的形成。

 困难:短板仍在于服务和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与医院建立联系的移动医疗就像是空中楼阁,没有医院的支持,“医疗”就难以开展。在他们看来,目前智慧医疗产业化的短板仍在于服务和技术。

王峰表示,虽然互联网医疗平台或者智慧医疗云平台很多,但多是进行健康数据采集,真正做到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的不多,因为没有医生或健康管理师。“医院医生资源紧缺,工作又很忙,基本上没有时间去做健康管理和服务。”王峰说,智慧医疗的发展也需要升级大健康产业的“人才”,需要能进行智慧医疗服务的健康管理师,而目前这类人才在我国也是缺乏的。

方炎林也表示了同样的观点,智慧医疗最终的落脚点在医疗机构和医生,但现在医疗机构对智慧医疗开放的仍比较少,“医院不通,信息孤岛存在,医生也没有办法提供服务,智慧医疗还是很难推进。”

除了服务,另一个短板是技术。

“智慧医疗的发展和应用要基于大数据的准确性和积累,目前各种智慧医疗产生的健康管理报告都是不痛不痒的报道,还不能应用于临床,这主要在于大数据还没有达到医疗级别。”王峰说。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智慧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大数据积累、算法等在技术上还需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