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快讯ok1122-诸侯快讯ok1133

东软集团姚勇:大数据、AI都将成为信息化行业的变革工具

2017-08-17   动脉网

随着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的推行,电子病历作为其中的基础数据库之一,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攀升。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上市公司,都在进行这方面技术的尝试和探索。

作为一家面向全球提供IT解决方案与服务的公司,东软集团为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个人健康服务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东软起步较早,1997年进入该领域,面向患者及保健客户、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领先的、线上线下互动的健康医疗“一站式”解决方案与服务。据IDC报告显示,东软在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连续7年排名第一。

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东软积极参与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医学影像等行业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以及相关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评工作,并承担了诸多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要的科研与课题。


传统信息化的转型方向


目前的医院信息系统,大多是在5-10年前建设完毕。当时的设计,无法考虑到今日所要应对的状况,包括复杂的业务流量、多终端的支持等。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将进入新一轮大型三甲医院系统集中升级的爆发期。

姚勇表示:从整个医疗服务模式及体系的发展来看,新一轮的产品迭代将是面向整体架构的升级换代,以支撑现有的业务运营及商业模式的变革”。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未来几年,投资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平台建设方面,也就是努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为健康医疗大数据打下基础。未来,数据的共享将成为政府建设的核心,信息化建设将从以往的“为了建数据而建数据”向“以数据共享为目的的服务”转变。

现阶段,医疗的大部分主要链条都已被打通。无论是医院内部、系统之间,亦或是一个区域内,都处于最后的攻坚阶段。而对于城市而言,将所有的医疗信息链接起来,还具有很大挑战。但当所有链条都被打通,洞察的价值就会得以显现。

姚勇认为:“医疗大数据形成之后,会做到很多我们以前无法完成的事情。例如对医疗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利用远程技术,把不同地域、时间、类型的病例及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组合,从而实现门诊流程的优化重组。类似这样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


 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


从宏观上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可以分成两部分: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

前台系统是支撑医院运行的服务体系,也叫核心业务系统,保证医疗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包括HIS、LIS、EMR、PACS等系统,支撑医生进行诊断和辅助能力的系统。

另外一套系统叫后台系统,例如HRP等人、财、物资源类管理系统。与前台系统相比,后台系统更具有普遍性。无论医疗机构规模有多大,都会涉及到后台系统。

其中,前台系统包括两类,一类是核心业务系统,如HIS系统。另一类是能力支撑系统,如检验系统、医学影像系统等。它们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判断。这里的核心业务系统类似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各组成部分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步骤实现内部的流动运转。

对此,东软将其定义为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其中HIS主要实现资源的供给管理,EMR是医生工作平台,ESB总线系统则能够帮助工作平台和各个资源实现有效连接。

打个比方来说,EMR如同人的心脏一般,HIS就好比供血系统,ESB则是神经系统。三者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整个生命的核心系统。

现阶段,电子病历已经超越了狭义的电子病历。过去谈得更多的是电子病历的模版结构,而现在的电子病历,包含了整个医院临床所产生的绝大部分数据。

如PACS产生的影像数据、患者检验数据、手术监控数据、医嘱数据等,都是电子病历的一部分。电子病历形成了临床数据的整合,最终形成CDR临床数据库。

如果从功能上看,电子病历包括病案首页、病程记录、手术、护理记录、质控、医生站等功能。但在底层,电子病历已经将各种数据都集中在一起,从而帮助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这些数据。

姚勇认为,电子病历与过多的院内系统连接时,需要底层信息总线ESB辅助各系统连接,且各个厂家系统之间存在底层差异,导致数据连接并不顺畅。

再加上不少医院的业务系统并不完备,没有协同,因此EMR很难发挥作用。但如果是一整套系统,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临床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东软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诞生。


 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


2016年5月,东软面向大型三甲医院正式推出了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平台RealOne Suite。

作为面向大型三甲医院推出的医院核心业务产品套件,该产品打破了传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思维定式,是对医院核心业务内涵和外延进行全新定义与诠释的产品,也是面向“互联网+”时代的领先产品。

该产品以电子医嘱为驱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集成平台为信息交换、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的桥梁,构建医院核心信息资产“临床数据中心CDR”,并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操作界面及场景化信息组织。

产品可实现对200多个核心业务流程的闭环式管控,在互联网环境下结合不同工作场景,提供支持PC、PAD、智能手机端的多屏互动和信息共享,并在系统运维方面提供丰富、标准化、开放式的系统组件,以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和二次开发的需求。

对于这款集大成的产品,姚勇表示:“RealOne Suite不仅是东团集团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不断实践积累形成的经验成果,更是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支撑核心业务高效运行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还能帮助医院优化信息系统架构,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平台’,同样也是医院的‘大数据中心’。


 启动面向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


医生看病是一种学习后基于经验的判断,而机器的学习速度远大于人类,可能通过很短的时间,机器就可以达到医生水平的70%-80%。

过去,医生的助手更多是帮助医生在电脑里录入患者信息,以及帮助医生进行用药辅助查询。未来,医生助手可能是一个虚拟人物,不需要录入就可通过对话完成上述过程,而且交互界面会更加友好,与医生实现自然沟通。虚拟助手告诉医生的结论,正是机器通过认知技术学来的。

基于对大数据及认知技术未来的看好,东软面向医疗健康领域成立了专业的研究院,专门从事大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工作。姚勇表示:“东软医疗大数据主要面向两类情况, 包括以居民健康服务为核心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与面向肿瘤领域为医生提供的科研大数据研究。


 某肿瘤医院863项目-恶性肿瘤大数据科研平台


东软医疗大数据科研分析平台,借助先进的IT技术,整合全院来自不同医疗业务系统的各类临床数据,借助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并发处理能力,为科研医生提供一个集数据获取、探索、处理、分析、挖掘于一体的自助式分析平台,支持PB级医疗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分析,特别适合于大型三甲医院的科研用户。

根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统计,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死因中排名第一的疾病。针对恶性肿瘤展开科研分析,提高早期发现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社会意义重大。同时,从临床实验发现,现有的临床试验难以全面评估药物方案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基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基因组学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以为肿瘤治疗提供新型的技术手段。

东软和某肿瘤医院联合研发,共同建立了恶性肿瘤大数据分析平台,平台数据来自于5家肿瘤医院8年历史的所有临床诊疗数据,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涵盖了患者基本信息、检查检验信息、医学影像信息、手术信息、治疗信息(放疗,化疗,内分泌疗法,靶向疗法)、出院小结、随访记录等。数据总记录数超过10亿条,存储容量达到PB级,患者数量高达100万人以上。


 电子病历与大数据结合需求是关键


现阶段,电子病历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结合首先要解决需求问题。

大数据产品的价值尚未能体现,需求也并非刚需,所以使用者很难愿意为此付费。对于需求的挖掘、应用场景的挖掘,是推动二者结合的重要动力。

包括数据的安全性,政策法规的完善,个人隐私的保证,以及商业开发的边界,这些因素都是二者在融合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利益的分享也是关键要素之一。大数据创造的价值,需要每一位参与方在产业链进行合理的协同、分配。

最后一点是创新,企业是否创造了真正有价值的应用。一旦出现划时代的产品,就有很大机会拉动大数据的普及,推动其形成。目前来看,电子病历与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还缺乏杀伤级的应用。

就好比支付宝一样,正因为它拉动了互联网消费产业的发展,就像洪流一样,势不可挡。而国家的政策法规,只需要恰当、适时地进行配套监管即可。”姚勇说。


   医疗信息化产业的新常态


据姚勇判断:“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增速放缓,而医疗信息化的新常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互联。互联时代,是信息化公司的新常态。”

电信基础建设的完备,让网络变得足够快速,将医院内各个体系的工作流程联系在一起。

网络的互联,令各种信息系统、终端设备的互联成为可能,物联网就此形成。当人与物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后,医疗信息化同样也出现了新的变革:

1、使用者能够重新认识医院原有的业务流程,业务的支撑环境,乃至于再造一个新的流程。要么优化升级,要么重构,使新业务流程在新常态下变得更加有效。

2、为终端的服务个体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体验服务。基于连接而形成的医疗大数据,能够精准地识别出每一个人的情绪和机能,企业可以针对他推出最合适的产品。就好比今日头条和淘宝的个性化推送,通过机器学习,不断地在背后模拟个人喜好。

姚勇认为:“医疗的个性化服务,现阶段还远远没有开始,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让医生离不开诊疗助手,让患者感受到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技术的改变,是沟通频率和方式的变化,最终所达到的效果却是不变的。

在他看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形成并非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基于大数据,创造过去无法实现的价值和能力,这也是东软作为医疗信息化行业重要参与者的行业愿景。

如果忽略了真实的需求,而把焦点放在技术本身,那企业一定会丢了未来。在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真实地创造医疗服务的价值过程中,企业不断地引入一些新的技术,才能将这些技术驾驭地更好,在未来形成更有效的服务,这是一家优秀的信息化公司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东软已为300余家三甲医院、2500多家医疗服务机构、近2500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中国3.9亿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深厚的行业积累与庞大的医疗资源为东软在大数据及创新互联网+医疗领域发力领跑奠定了坚实基础。东软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医疗大数据科研分析平台等创新应用正有力服务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推动健康医疗模式改革。

基于传统信息化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对电子病历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问题,动脉网专访了东软集团副总裁兼医疗IT事业部总经理姚勇。